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526309 位访问者

7月1日起,药品追溯码实施进入新阶段

来源:米内零售观察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01   | |

全国定点药店实行新规

 

全国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将于2025年7月1日迎来历史性变革时刻——药品追溯码强制扫码结算政策正式落地实施。

 

这项政策源于2025年3月19日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药品监管进入全流程可追溯的新时代。

 

据悉,药品追溯码总计20位数字,包含产品资源码(企业及药品信息)、单件商品序列号(生产批次)和校验码,形成药品的“电子身份证”。这一编码体系确保了每盒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个环节都能被准确追踪,为用药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根据《通知》要求,该政策的实施关键节点有以下几个阶段:

 

2025年7月1日:医保定点机构销售药品时必须“先扫码、后结算”,未按要求扫码上传的药品,医保基金将不予结算。此前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可暂存“无码库”过渡管理。

 

2025年12月31日:部分省份如山西要求实现所有赋码药品的入出库扫码率和数据上传率达到100%。

 

2026年1月1日:全国所有医药机构(含非医保定点)必须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无码药品将彻底退出医保结算系统。

 

《通知》要求,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均需带码销售,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院内制剂、必须拆零发放的药品以及零散注射针剂等除外。

 

零售药店需在购药小票上显示药品追溯码信息,消费者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查询药品“前世今生”。

 

此外,对于药品监管而言,追溯码也将在大数据监管方面发挥大作用。医保部门将追溯码应用于医保经办审核、基金拨付和智能监管,构建大数据风控模型打击骗保行为。

 

对药店行业的多维影响

 

这一政策的主要影响有几个方面,涉及执业药师、药店经营、顾客购物、行业格局等。

 

最明显的,对执业药师来说,工作流程将变得更加复杂。执业药师需在药品入库、储存、销售等环节逐一核对追溯码,严格执行“一药一码”制度。对于门诊慢特病用药,还需审核电子处方并指导顾客扫码查询药品信息,尤其在处理多品种处方时,一张含5种药品的处方需扫码5次,由此单次交易时间将会延长40%-60%。

 

与此同时,专业能力也需要升级。执业药师需掌握追溯系统操作技能,熟悉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与药品追溯系统的对接流程;深入学习医保药品目录、结算政策及追溯码应用规定,准确判断各类药品的扫码结算要求。有一线药店人表示,新员工需经过2000 次扫码实操训练才能达到熟练操作水平,培训周期至少要延长到15天。

 

至于对药店经营的影响,成本问题较为突出。首先是设备与系统改造成本,单店需投入约2-5万元购置专用扫码设备,部分药店现有系统无法自动匹配追溯码与处方信息,跨省连锁更需维护3-5套扫码规则,合规成本激增。中小药店压力更大,单店扫码设备投入约2-5万元,系统改造费用对中小连锁药店约10-30万元。

 

其次,有些药品追溯码与商品码位置重叠,误扫率提高;部分药品追溯码隐藏在包装折角处,药店员工扫码时还需要费劲“寻码”。

 

更为重要的是,若药店因未扫码、重复扫码等行为导致医保基金拒付或处罚,执业药师还可能承担连带责任。未落实扫码要求、虚假上传、串换上传药品等行为将面临约谈、暂停医保协议、追回医保基金直至解除服务协议等处罚。对于医保定点药店,失去医保资格无异于自砸饭碗。

 

此外,顾客买药体验也会发生变化。购药流程会更规范,顾客可以通过追溯码查询药品的"前世今生",用药安全更有保障。但另一方面,由于需要逐盒扫码,排队时长会增加。

 

行业格局方面,业内有观点认为,追溯码的全面普及将加速行业洗牌。短期内,设备升级成本和人员流失风险加大。但长期看,库存周转率将提升,有效减少过期药品损失;医保控费强化,每年减少虚假的医保结算金额,提高医保基金利用率;有效提高行业集中度,无法适应改变的低效药店或面临淘汰。

 

因地制宜,各地已陆续实施

 

自7月1日起,医保定点零售药店销售药品时必须先扫描药品追溯码才能进行医保结算。这是一项硬性规定。目前各地的实施进展略有差异,各地在落实国家药品追溯码政策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多种创新模式。

 

比如,云南的全品种追溯。云南省药监局明确要求自2025年7月1日起,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连锁总部和零售企业实现全部在售品种扫码追溯工作,医疗机构逐步开展在售品种扫码追溯。未赋码药品将退出云南市场。

 

济南的驻店指导模式。济南市创新实施监管人员驻店指导制度,帮助药店解决系统对接难题,成功率达98%。这一模式显著提高了政策落地效率,降低了药店合规成本。

 

深圳借用AI技术应用,引入AI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定位药品包装上的追溯码位置,将误扫率从25%降至3%,大幅提升扫码效率和准确性。

 

还有海南鼓励消费者参与机制,将“扫码购药”纳入星级药店评定体系,通过消费者评价推动药店服务质量提升,促进消费者参与度提升。

 

今年5月,厦门率先揭牌药品耗材追溯码数据应用中心,并成功完成了药品追溯码在医保应用中的首批定点零售药店试点。

 

北京、山东等地推行药品全品种追溯扫码,未赋码药品将不得销售。成都市1.8万家定点医药机构已实现追溯码上传,接入率达100%。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