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548738 位访问者

如何为医共体走出困境找到突破口?

来源:413健保理论与方法  作者:友康413  发布时间:2025-08-25   | |

据悉,近期在陕西省山阳县召开”第12届医共体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大会"。届时还有若干政府官员和学界专家参会。笔者想借此机会,以医共体关注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向大会提点建议,如有不妥请群友批评指正;如觉得还有点道理,也请群友向大会转交。

  

一直以来,医共体建设困难重重,若要走出困境,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抓住以下四个关键,而且缺一不可:

  

关键一:医共体必须是紧密型,否则医疗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流动。这一观点现已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认可。

  

关键二:医共体必须实行医保按人头打包付费,否则建医共体的实际意义将大打折扣。这一观点也已得学界及部分业界的广泛认可。

  

关键三:医共体签约必须允许参保人有自主选择权。该措施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已出台过政策,但由于政府”部门利益”的影响,目前认识尚不统一,因而迟迟得不到落实。该措施是建好医共体关键的关键,因为:

  

1.它体现了习总书记“人民至上”的理念,保障了参保人的选择权;

  

2.它打破了医共体的垄断,通过竞争,能提高医共体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它能得到各级医保部门的政策支持。建设按人头打包付费的紧密型医共体,中央早有明文规定,为何迟迟无法落地?因为各级医保部门会担心,医保基金打包给了医共体后,医共体给病人该花的钱不舍得花,从而让参保人医疗服务质量严重缩水,所以各级医保部门不支持,甚至抵制按人头打包付费政策的落地。如果允许参保人签约”用脚投票”,医疗服务质量将大幅度提高,医保部门就没有理由不支持此项医保政策的执行。

  

关键四:医共体的服务质量政府必须严格监管。如果费用由政府打包给了医共体,那么政府部门应将主要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对医共体服务质量严格监管上,政府部门及其相关组织就可从那些既干不了,更干不好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没有必要去重复那些没有效果而且没有意义的事情。政府的职责是保障参保人的医疗和医保质量,而费用因实行了包干,应尊重医共体的自主使用权。

  

国家从2017年开始要求建县域医共体,至今已有8年,除去一些虚假的统计数据,真正建立的紧密型医共体只是极少数,而实行医保按人头付费的紧密型医共体更是屈指可数,有四项关键措施的医共体,到目前为止,一家都没发现。

  

因此笔者建议在现己实行按人头打包付费的紧密型医共体的地级市,进行有四项关键措施的试点,以此为突破口,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后,再逐步在全国推广。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