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网!您是第 3217552位访问者

地级民营医院正遭遇生死危机

来源:看医界  作者:周伯通  发布时间:2018-05-09   | |

地市级私立医院正面临生存危机!

 

近日,一位某中部省份地级市卫计委领导向《看医界》介绍,随着分级诊疗“医共体”、医联体建设的推进,该地级市私立医院或将面临生死危机。

 

据介绍,为了完成分级诊疗90%患者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根据“医共体”建设的方案,县、乡、村公立医疗机构正在成为一家,在县域内,由县医院、中医院作为牵头医院,把乡镇卫生院进行“瓜分”。

 

最为直接有效的管控方式就是医保调控,患者不经过卫生院直接到县医院就诊的,新农合报销降低5%;没有直接到县级牵头医院治疗的,新农合报销降低5%;病人没有经过县医院转诊直接到县外治疗的,新农合报销降低15%。

 

也就是说,县域内的患者要想外流看病,都要经过县医院的同意。

 

不仅如此,县医院还和多家北京上海以及省会城市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由于大三甲医院在分级诊疗的压力下也缺少患者,自然也愿意合作,由大三甲医院专家定期到县医院坐诊、手术,甚至把疑难重症的患者转走。

 

据介绍,2017年,大型公立医院日子过得非常不舒坦。根据2015年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关于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考核指标明确要求,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要≥65%,试点地区30万以上人口的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指标虽然说的是试点地区,但试点地区有多少个呢?根据2016年8月国家卫计委公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城市多达270个!(北京市等4个直辖市、石家庄市等266个地级市)。也就是接近85%的地级市都要实行分级诊疗。

 

为了生存,大医院也纷纷行动起来。以河南省郑大一附院为例,据公开报道显示,郑大一附院以对口支援、医联体帮扶等形式,已经将包括多位副院长在内的一些骨干派往县医院兼任院长。为啥要派副院长去县医院呢?一位业内人士犀利地指出,当然是为了 “大病不出县”后,能够源源不断地上转患者。

 

不仅如此,据《看医界》了解,不少省会城市三甲医院还打着扶持的口号,到地级市新建大型分院,虹吸当地的患者和优质医生资源。如此一来,连地级市的市人民医院都压力山大。

 

作为地级市城市的私立医院,以及没能够成为县域牵头医院的私立医院就没有了粥喝。

 

在2018年初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组织召开的一次行业会议上,一位私立医院院长就直斥目前很多地方的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不仅歧视私立医院,而且对私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正造成严重威胁。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各地无论是医联体还是医共体建设,鲜有私立医院参与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私立医院发展水平外,还有就是私立医院被边缘化,不被地方政府信任,更信任公立医院。

 

中小民营医院或现倒闭潮

 

近年来,在国家促进社会办医的大背景下,民营医院迎来了一波快速发展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公立医院数量为1.2万个,民营医院为1.8万个。这意味着,相比于2016年,公立医院数量减少了约1000家,而民营医院增长了2000家。

 

形势虽然看上去喜人,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危机。虽然有一些正规的民营医院开始崭露头角,但多数民营医院还是处于小、散、乱的状态。

 

业内人士普遍认可一个观点,民营医疗市场重新洗牌是早晚的事。只是这一洗牌的进程或许随着分级诊疗改革医联体、医共体的推进,或将很快到来,不少区域的民营医院或将很难再坚持下去。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