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网!您是第 3311287位访问者

今年或将有10家非公医院上市,为社会办医注入资本动力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5-19   |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邱越)“今年还将有近10家非公立医院上市。”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非公立医院上市可为社会办医插上资本的翅膀,不仅能解决医院运营现金流的问题,利于非公立医院进一步推动硬件、软件建设,同时上市机制还可倒逼非公立医院更规范地可持续发展,最终造福更多患者。

 

 

5月5日,三博脑科医院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这是继牙科、眼科为代表的专科医疗集团上市后,A股市场再次迎来首家以神经专科为主的医疗集团。

 

 

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A股三大交易所一共有46家医疗服务上市公司,其中包括14家民营医院公司。

 

非公立医院上市,为发展注入资本动力

 

 

根据2022年7月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末,全国公立医院11804个,民营医院24766个。相比2020年末,公立医院减少了66个,民营医院增加了1242个。2021年末,医院床位中民营医院床位占29.8%,较2020年增加16.6万张,而公立医院仅增加了11.6万张。当年,民营医院诊疗人次6.1亿,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15.8%。

 

 

虽然从医院床位和诊疗人次上看,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仍存在较大差距,但从医院数量及增幅来看,民营医院已经跑赢了公立医院。

 

 

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放宽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优化发展环境。

 

 

三博脑科医院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张阳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非公立医疗机构上市后将成为一个公众医疗集团,社会将要求它更规范、更透明、财务指标更健康,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三博脑科上市后,将在资金、人才、公众形象、患者认可等多方面获得利好,这对三博脑科而言无疑是‘更上一层楼’。”

 

 

郝德明指出,社会办医的未来一定是连锁化、集团化、规模化的,而上市可为社会办医可持续发展注入资本动力,帮助其更规范地发展,同时强化监管,让非公立医院更好地回馈患者和社会。

 

 

非公立医院上市并非社会办医唯一的路

 

 

“过去三年,由于新冠疫情,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张阳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显示,全国2.35万家非公立医疗机构,一年总计亏损1300亿元,平均每家亏损高达553万元。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各医院情况有所好转。从2023年一季报来看,部分民营医院业绩有所回暖,例如爱尔眼科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0.44%、27.92%;华厦眼科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10%、34.01%;新里程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25%、1707.56%。

 

 

非公立医院的“春天”要来了吗?

 

 

“社会办医走向资本市场,是发展的一条通道,但不是唯一的通道。”张阳认为,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非公立医院,只有拥有一批技术过硬、能解决问题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要有相应规范的配套管理支持,才能给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也是任何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目前巨大的医疗需求足以支撑所有医院向好发展,只要每家医院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出特点,走差异化竞争的路,各家医院就可以实现从不同角度去提升和完善自己,提升竞争力。”张阳说。

 

 

郝德明指出,“社会办医要坚持以医疗质量安全和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升服务为抓手,同时引入商业保险来提高赔付、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形成诊治、服务、报销的医疗服务闭环,扩大行业评价和商业保险覆盖率,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