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612870 位访问者

慢性病共病:5名中老年人中约1人存在

来源:lulu I 慢病管理  作者:马露露  发布时间:2025-11-24   | |

本文主要来源于: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对健康受损的影响研究(2025年)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显著攀升。

  

数据显示,我国超70%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其中30%以上存在两种及以上慢性病共病现象。

  

慢性病共病不仅增加医疗负担,更可能导致身体功能下降、失能风险升高,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活质量。

  

然而,针对西北欠发达地区(如宁夏)中老年群体的慢性病共病研究仍较匮乏。

  

本研究通过对宁夏地区1997名中老年人的调查,揭示慢性病共病与健康受损的关联机制,为制定区域化健康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概况  

  

1. 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2年6-8月选取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10个区(县)的2000名中老年人,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997份,有效回收率达99.85%。纳入标准为年龄≥45岁、在当地居住≥6个月,排除认知功能障碍或沟通能力不足者。 

  

2. 核心指标定义  

  

- 慢性病共病:依据WHO标准,定义为同时患≥2种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12类疾病)。  

  

- 健康受损: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估,涵盖穿衣、吃饭、洗澡等6项指标,任一项目“需要帮助”或“无法完成”即判定为健康受损。 

  

3. 统计方法 

  

通过Logit模型分析慢性病共病对健康受损的影响,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控制混杂因素,确保结果稳健性。 

  

三、研究结果与关键发现  

  

1. 慢性病共病与健康受损现状  

  

- 共病发生率:20.93%(418/1997),即每5名中老年人中约1人存在慢性病共病。  

  

- 健康受损发生率:12.52%(250/1997),主要表现为日常活动能力下降。  

  

2. 影响健康受损的关键因素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独居情况、周锻炼次数等变量与健康受损显著相关(P<0.05)。Logit模型进一步证实:  

  

- 慢性病共病是健康受损的强预测因素,共病者健康受损概率比非共病者高6.6%。  

  

- 年龄与性别:女性、高龄(如85岁以上)群体风险更高,85-93岁组健康受损率达71.43%-85.71%。  

  

- 行为因素:每周锻炼≥6次可降低健康受损风险(P<0.05),而吸烟史会显著增加风险。 

  

3. 慢性病共病对健康受损的独立影响  

  

PSM结果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后,慢性病共病对健康受损的平均处理效应值为0.246(P<0.05),表明共病是健康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4. 高风险慢性病类型

  

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心脏病、关节炎或风湿病、高血压与健康受损的关联性最强:  

  

- 心脏病患者健康受损风险提升2.17倍(置信度27.19%);  

  

- 关节炎或风湿病患者风险提升1.70倍;  

  

- 高血压患者风险提升1.60倍。  

  

 

 

四、讨论与政策建议  

  

1. 慢性病共病加剧健康脆弱性 

  

本研究结果与全国趋势一致,证实慢性病共病通过叠加生理功能损伤,显著增加中老年人失能风险。

  

宁夏地区作为西部欠发达区域,其共病率(20.93%)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能与样本年龄结构(平均62.2岁)相对年轻有关,但健康受损率(12.52%)提示需警惕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压力。 

  

2. 差异化干预策略的必要性  

  

- 重点人群:针对女性、高龄、低文化程度群体,需强化定期健康监测与个性化照护。  

  

- 高风险疾病:优先防控心脏病、关节炎等强关联慢性病,推广早期筛查与规范治疗。  

  

- 行为干预:鼓励每周锻炼≥3次,控烟限酒,通过社区健身设施与运动指导提升依从性。 

  

3. 构建共病管理体系  

  

- 政策层面: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合医疗服务,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共病管理能力。  

  

- 社会支持:完善家庭经济支持与社区照护网络,减少独居老人健康风险。  

  

- 健康教育:通过讲座、新媒体普及共病自我管理知识(如血压血糖监测、合理用药),提升中老年群体健康素养。  

  

 

(自制慢病管理路径)

  

五、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未能揭示慢性病共病与健康受损的动态因果关系。未来可通过队列研究追踪长期影响,并扩大样本至全国多区域,进一步验证结果普适性。  

  

结语  

  

慢性病共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宁夏地区的研究证据表明,通过针对性防控策略(如高风险疾病管理、行为干预、社会支持),可有效降低健康受损风险。

  

这一结论为老龄化背景下的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区域实践参考,也为其他欠发达地区慢性病防治提供了借鉴。  

  

加强社区和家庭对中老年共病患者的支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如营养支持、运动锻炼、心理支持等,让中老年人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