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网!您是第 3217634位访问者

【观点】药价管制杀人不见血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菁城子  发布时间:2013-12-31   | |

  本文发表在12月26日《长江商报》A2版

  他巴唑是治疗甲亢的首选药品,最近却面临全国性的断药危机,超过一千万长期服药的患者陷入困境。在他巴唑之前,有心脏病手术药品鱼精蛋白,治疗儿童肺炎的注射红霉素,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西地兰。它们曾是患者或普通家庭的备用药,现在几乎全部消失。每年都有一两样药品列入“濒危”目录,替代药往往贵几十上百倍,很多人在找到新药前就死于病痛。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良药,为什么会消失呢?

  通常说法是,药价太低,药厂赚不到钱,于是不生产。按理说只要短缺,紧接着就是价格飙涨,企业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不生产?

  不是药厂不想涨价,而是不能涨价。以他巴唑为例,由于它的有效和广泛使用,因此列入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由发改委制定全国最高限价,再通过各省招投标确定采购价。他巴唑的全国最高零售限价目前定为4.9元/瓶(5mg×100片),企业生产药品想要进入流通领域,就必须压低竞价。在制药成本逐年攀升的当下,很多药企干脆选择停产。短缺就这样悄悄蔓延。

  今年10月,媒体采访全国多家生产他巴唑的药企,惊讶地发现:他们对此药大范围的短缺一无所知。尽管媒体已多次报道,药品监管当局多次重申增加投放——当价格传导的信息被阻塞,激励不复存在,生产调节就完全失灵了。

  企业家是受利润驱动,用价格预判市场的角色。他们偶尔也通过新闻报道和政府指令了解市场行情,这种判断通常是滞后和模糊的。只有价格,才使企业家准确进行资源分配,且具有“定量”效果。某地发生自然灾害,企业无需深入灾区考察,只要根据市场上各类商品的价格起伏和剧烈程度,就能判断哪些商品最为紧缺。价格既是信息传导器,也是激励机制,企业只需要盯住价格,就能化繁为简地进行市场行为。在他巴唑短缺事件中,有个细节值得注意:甲亢属于“小众疾病”,相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多发病,信息传播并不占优势。如果没有价格,仅凭患者“呼吁”和政府关注,他们能否引起注意全凭运气。

  对药价管制还体现在流通环节。我国对大量药品实行“核准加价”,医疗机构卖药加价,不能超过成本价15%。这个规定本意是抑制药价上涨。在医疗服务价格受限,医院普遍“以药养医”情形下,采用贵药以获得更多加价额度成为业内通行做法。药企因此抛弃廉价旧药,研发新药,很多所谓“新药”则是旧药的改头换面。经过重新注册审批,成本变高了,旧药的品牌价值被浪费,新药通过很长时间才到达患者。面对来自政府蠢蠢可见的限价冲动,企业通常不顾及长期收益,只求狠赚一笔,趁早收回成本。疾控专家钟南山曾对此大为光火:“我搞了40多年的医,有时都弄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往往是一个药品换个‘行头’改个名,摇身一变成新药,‘身价’就立刻飙升。”其实哪有什么奥妙,只不过是企业对政府限价的正常反应。

  最近几年政府年复一年增加“基本药物目录”名单,人为地“降低药品价格”,实际上是在消灭药品,让患者无药可医。当短缺出现时,政府通常采取紧急指令和补贴这两样低效的方式应对。都市场经济时代了,在事关我们生命和健康最迫切的领域,还采用如此愚蠢的计划治理,实在让人无语。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