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网!您是第 3217634位访问者

【观点】计划主义铸就药价之痛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巴别塔荔枝  发布时间:2014-02-20   | |

 

——谈注册难题、原创乏力和医药管制

 

  周末与一位医药业界内资深的朋友闲聊得知,最近他们的新产品竟然注册无门。此话怎说?参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一条条下来竟然没有针对原研药注册的程序。我不禁哗然,在中国竟然还有如此荒唐之事?料想对方在医疗界从业二十余年,这信息不会有假。随着深入交谈,才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看来我国的药业布局真是一个荒诞的战略,读者且看我详细说来。

  有关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自2007年就已施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所谓新药申请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而且,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症的药品注册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

  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国的所谓新药并非指独立自主研发出来的药品,而是指那些未曾在国内市场卖过的药品。原创性的药,专业的是“原研药”。那么国内到底有没有原研药呢?很遗憾,几乎没有。因为原研药的投入非比一般,研发周期不少于10-15年,所需资金庞大,还要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临床试验。目前原研药多由国外药企开发,国内药企都做的是仿制药。

  但我们不能说国内药企无能,技术创新与资金不会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法律不支持你原创性开发。诚如开文就谈到的那位朋友所述,注册程序都没有。要么你也走新药的注册程序。但注意仔细核查《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你会发现,即便是新药注册也是要通过与国外原研药的对照对比才能通过。假如你是一个独立开发的原研药,上哪儿去找可以用来比对的药品?看来,问题就在这里搁浅了。

  我国仿制药的战略

  仔细看过新药注册的程序不难发现,我国的法律实质上在鼓励仿制药的生产制造。我国的原料药产能世界第一,除此之外,我国也是一个仿制药大国。这些都与过去的出口导向政策有关。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全球药业有一个局面,从2012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的5年间,全球将有多达631个专利药到期。这是一次大好机遇,各国纷纷鼓励抓住专利药的尾巴开始仿制,只要专利期一到,就能大卖。

  在所有国家中,印度的仿制药生产凭借价格极其低廉,享有“世界药房”之称。印度至少有20家制药企业通过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认证,其中,印度的南新、西普拉等正在成长为跨国制药公司,南新的仿制药已在美国取得了10%的市场份额。看来中国正在追赶印度的脚步。然而,印度这种冒然做法就是流氓手段,不管你专利到没到期,都仿制。在紧急时期(比如灾情严重的时刻)印度法律允许大量仿制专利药。就是这条法律为印度的药企撑腰杆,无视WTO的规则。我国的法律也不示弱,整个的药品注册法规如前所述,政策有关部门甚至公然鼓励企业抓紧时间仿制。

  除了药业走出口导向型的策略外,另一个缘由恐怕就是为了降低药品的价格。例如格列卫,被视为治疗白血病的革命性药物,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据《大公报》报道,若使用原研药,每月需2600美元,而印度版仿制药每月仅需175美元。这对用不起药的穷老百姓来说不啻是一个福音。然而反观我国国内的药企行业,至少还不能如此乐观。原因为何?还得说说基药制度对药企的影响。

  仿制药与药品定价制度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医药市场准入总监朱波曾经说过:虽然国内仿制药有价格优势,但质量参差不齐,药品安全形势严峻。差距不仅表现在仿制药与原研药上,还体现在不同厂家,甚至同厂家不同批次的仿制药质量上。前文说过原研药一般需要10至15年左右研发、报批和量产,研发费用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而在国内,如果企业准备充分,仿制药大概1年就可上市。法律允许仿制药不必做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为了证明有效性,只需要做生物等效性试验。可见,中国执行的仿制药质量标准和技术审评要求门槛都较低。而企业则能够省时、省资、省力。

  按照我国目前的药品定价机制,原研药有独立定价权。按照现行的《药品政府定价办法》,已过发明国专利保护期的原研制药品比GMP企业(基本药物生产认证法规)生产的仿制药品,针剂差价率最高可以达到35%,其它剂型差价率最高可以达到30%。而决定能否单独定价的具体方法,则是通过专家论证投票来确定。这就意味着,要获得更高的价格、更多的利润空间,企业需要为自己的药品获得权力部门的认可。药品的价格不是走市场机制,而是严格的分类管制,并且在这个领域内相关各方有了寻租的空间。

  由此一些企业在剂型、规格、包装等事情上动脑筋,一旦这些小变动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认可,就有了涨价空间。企业不关心如何提高工艺和创新,搞定上面就有获利空间了。市面上人们常说的新药是换汤不换药,这就是政策引导的恶果,企业的行为越来越短视。

  仿制药与基药制度

  国内仿制药占市场95%以上,竞争可谓激烈。

  2009年施行的基药制度的初衷是好的,集中力气办事,省时省事还能便宜。基药制度迫使药品降价近60%,但随之而来的意外很令人尴尬:有些药效很灵又便宜的药“消失了”。在某些“灵药”闹药荒的时候,要挤入基药目录的药企在不停地打价格战。一旦它们进入基药目录,就无需担忧市场份额。这等同于抢占垄断地位,基药目录的目的究竟是为了创设一个垄断地位?还是为基层提供价廉物美的药品呢?这场招标的抢夺看似很市场化,实际上玩的还是垄断,为的就是一个行政许可的垄断身份。

  那么基药目录内的药品价格是怎么得出的?根据制定基药制度具体措施的方针来看,有关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政府定价药品进行了成本和市场价格的调查,掌握了大量成本价格数据。这些数据涉及4000余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上百家医疗机构。然后由专家进行评审,根据前期调查基础数据,对国家基本药物成本价格信息进行了整理分析,对价格的合理水平进行测算。

  这些改革设计还是沿用了过去计划经济的老路,集权办事,妄图通过参考市场数据来测算价格。这种测算出来的“价格”能够反映供需情况嘛?能够调节市场上的供应吗?这个测算而得的“价格”是虚假的价格,根本不具备价格信号的功能——调节市场。一旦某类药品进入基药目录就对其他同类药品形成市场挤出效应,并且其价格并非真正的市场价格。基药制度的设立其恶果显而易见:导致一些效果不错物美价廉的同类药被挤出市场;而在有些地区时有反馈,很多基药目录上的药品供应脱节。计划经济思维下的短缺现象复辟。

  外企原研药与医院

  既然国内药企大多是做仿制药,那么原研药自然是要靠外企引进。最近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发表了这样一组对比鲜明的数据:《制药企业质量体系调研项目》报告说在中国内地市场,美国药企所占市场份额达到了64%;国内名列前十的药企加起来,只占整个市场份额不足5%。

  这不仅仅说明国内药企的创新无力,从这个侧面反映出为何原研药在中国卖得比原研发国更贵。此前已经说过原研药有独立定价权。这个权力看上去很霸道,为何独独原研药能够逃脱药品定价机制的管辖?说白了还是中国的无奈。因为你自己没有原研药,没有创新,都搞仿制。你没有的,当然需要引进,你不给别人独立定价权,还要按照你的价格指导,哪个傻子会来呢?所以人家卖高价就是这个道理。医院更喜欢用高价药,因为医院只赚取一个加成率,当然基数越大越受欢迎。

  总结

  药品注册管理的法律自始自终在支持国内药企做仿制药。作为一种出口导向型策略,以及为了实现药品降价的惠民任务,无形中政策法规阻碍了国内药企自主创新的能力。并且在这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企业的行为越来越短视,新药乃换汤不换药。我国的产权制度尚未完善,企业不愿意长期投入,朝令夕改的不确定性让企业害怕,做事浮躁。我国对智力成果权的保护不够,创新之后仿制遍地,这对企业的打击是巨大的。

  医改的计划经济思维不仅仅体现在公立医院产权制度不改革的一面,更体现在基药制度与药品定价机制上。对药品的分类管制和所谓的价格模拟测算,都是不折不扣的计划经济手段。其在供需调节方面完全失灵,要用的药品供应脱节、短缺。同时基药目录给予所入选的药品以行政垄断的地位,挤出同类药品,这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

  医疗改革沉疴缠身,其根源全在于计划主义思维。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