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网!您是第 3217634位访问者

【观点】揭开医疗系统的结构诟病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巴图  发布时间:2014-03-14   | |

  用‘医疗保险’不能解决医疗服务能力供给不足,用‘药改’【基本药物制度、取消以药养医、药品招标配送】不但不能代替对公立医院体制的改革,还搞乱了药品市场!还是收起‘旁敲侧击’那一套!敢于直面公立医院体制弊端吧!

  系统论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是现代科学的边缘科学。用系统论观点可以揭开医疗系统体制弊端,并为医改找出科学方法。

  中国人看病难,看病贵,是医疗系统的整体功能不良所致。整体功能的优劣由什么决定呢?《系统论》认为: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有什么样的系统结构,就有什么样的系统功能。所以,若想改善医疗系统的整体功能,只需调整医疗系统的结构即可。

  什么是系统的结构呢?系统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之总和。系统中的要素之多少、强弱,不能决定整体功能,决定整体功能的是要素之间关系,即结构。有时要素再多、再强,他们之间关系不合理,功能还是不强。要素之间互相抵制、抵消,有时甚至出现负功能。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瓦匠多盖倒房子,就是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关于结构的经典实例。

  医改,最难攻破的顽固堡垒是‘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内部当然自成系统,但公立医院又是整个医疗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子系统】。公立医院改革,单从公立医院自身入手不行,必须从公立医院所在的医疗系统的结构入手。多年来,政府为了增强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没少对公立医院下功夫,砸钱、多建医院,盖病房,购器材,扩大公立医院规模,仍然无济于事。把大量精力放在药改上更是徒劳,那是人家医药系统的事儿,不能解决医疗系统的诟病。

  所以,为了解决中国人看病难看病贵,必须从医疗系统结构入手。首先弄清楚医疗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改变这些关系,就是改变系统结构。改变系统结构,就是改变医疗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医疗机构服务的供给能力。

  医疗系统包含哪些要素呢?医疗系统是由多个政府部门、诸多大小公立医院、诸多民营医院、诊所共同组成一个医疗市场,共同为广大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本来政府部门应该是医疗系统的外部环境,但中国特殊,因为政府直接包办公立医院,所以政府也把自己降为医疗系统中的一个要素。

  所以,政府和由政府包养、包办的公立医院,加上政府不包养、不包办的民营医院组成的极不规范、竞争极不充分的医疗市场,形成医疗系统的系统结构。这个结构是个扭曲的结构,病态结构,不合理结构,要素之间互相矛盾,互相抵制、抵消,所以医疗服务功能十分低下,造成中国人长期看病难看病贵。例如:

 

  【一】政府行政化与市场化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中国的医疗卫生政策是‘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因此,医疗系统结构中最大矛盾是由政府包办的公立大医院‘垄断’医疗市场,与所谓的‘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市场常识告诉我们:‘有垄断,就没有规范的、竞争有序的市场化’!要想构建真的‘市场化’,就不能有‘垄断’!‘垄断’与‘市场化’水火不容!所谓‘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是结构性错误!是对最基本经济理论的无知!‘政府垄断’与‘市场化’互相抵制、抵消,必然出现负功能。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腐败、回扣、行贿受贿是其表像,不是根本,根本是‘垄断’与‘市场化’互相抵制。

 

  【二】医疗系统结构严重不合理!

  一些认识误区至今仍然存在,认为只有‘公立’的才是社会主义的,‘民营’的是资本主义的。只有‘公立’的才能提供公共服务,非公立市场主体只会追求经济利益,对消费者有害无益。所以,把医疗服务全部寄托于公立医院。我国公立医院数量世界第一,占居中国医疗市场份额90%以上。声称是为了为人民提供公益性服务,但奇怪的是,中国的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世界排名倒数第三名,远不如外国的许多知名品牌的私人医院。中国的公立医院把国有资产加上政府权利糅合在一起,拿来当做为谋取暴利的工具。

  比例失调,后果十分严重,国家财政根本无法承担对那么多公立医院的投资,实际投资不足10%,造成我国医疗资源严重短缺,服务能力不足,看病难,看病贵。更有甚者,公立医院为了生存,被迫从服务中收费养活自己,此口子一开,如决堤的洪水,泥沙俱下,大处方、拿回扣、行贿受贿,立刻变成合情合法,到处泛滥,公立医院有名无实,挂羊头卖狗肉。

  近几年虽然认识到‘公立’‘民营’比例不合理,声称引进社会资本,多元化办医,但利益格局已定,政策桎铐不改,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三】政府包养、包办公立医院,是最落后的生产关系!

  公立医院属服务行业,不是政府机关。但我国却把公立医院按政府机关管理。政府包养公立医院,原想让他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自然产生为人民服务的高尚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但与计划经济时代其他国营企业一样,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积极性不易调动,生产力低下,形成严重的短缺经济,国民经济频临崩溃。同样,政府包办公立医院,造成医疗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足,造成看病难看病贵。包养关系,是最落后的生产关系。

  政府包养公立医院,不包养民营医院,医疗市场便没有平等竞争,民营医院永远做不大,逐步萎缩、倒闭,形成政府独家办医,独立难支,无法满足国民医疗服务需求。

  政府财力无法包养全部公立医院,只能包养几个大医院,人才全部被大医院包养、定编,不能流动,基层没医生,没资金,造成基层看病难。

  政府包办公立医院,政府配置资源,政府制定价格,行政化完全破坏了市场化。但政府与市场相比,是个拙略的管家,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看病难,价格管制不合理----看病贵。政府管制永远跟不上变化的市场需求,成为阻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政府为医生制定的人事制度,铁饭碗、铁工资、铁养老金,是养懒人政策,把医生锁进公立大医院笼子里,不能流动,造成人才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其实,公立大医院为医生提供的死工资,远远达不到医生为社会做出的实际贡献,与外国医生的收入根本没法比,更不用说基层医生生活不保。公立医院不但造成人才浪费,而且限制了人才的发展,也限制了医疗技术的进步。

  政府包办公立医院,不能买单,却由多个政府部门分别控制医院的人权、财权、薪酬权、采购权、价格权.....,院长不能自主高薪聘用优秀专家,不能解聘国有体制下的寄生虫,不能自主为医护人员提高待遇,不能自主采购质优价廉的药品、器材、建材,不能合理获取利润,只能用暗道获取经济利益,维持生存。政府包办体制成本高,效益低,被多个部门寻租,腐败丛生,浪费严重。 

 

  【四】医疗机构之间关系不平等!

  政府对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不平等对待,不一视同仁,公立医院是嫡系系,给予多种优惠待遇。民营在计划经济时期是打击对象,改革开放后看成是竞争对手,设立重重限制和虐待,在市场准入、投资、税收、土地使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等多处给予不平等待遇,造成公立医院垄断市场,民营萎缩,没有规范、有序、争充分的市场机制。

  由于公立医院太多,政府财力无法支持,政府只能勉强保几个大医院。所以,中小医院日子难过,公立医院之间也难平等,公立医院之间也没有竞争机制。

 

  【五】医疗服务机构与患者之间主次颠倒!

  规范的市场,消费者是上帝,消费者有充分的选择权,以腿做选票,主导市场。凡赢得消费者满意的市场主体获胜,凡不被消费者满意的被市场淘汰。

  中国的医疗市场刚好相反,医疗服务机构是上帝,患者是弱势群体。上帝恩施什么服务,患者必须接受什么服务,别无选择,没有话语权,没有评价权。医院能否占领市场,获得经济利益,要看政府能否给优惠、授予特权,与患者满意度无关,患者只是任意宰割的羔羊。

  综上所述,中国的医疗服务系统中的五种关系【政府与医疗服务市场关系、政府与公立医院关系、公立与民营医院比例关系、各种医疗机构之间关系、医疗服务机构与患者关系】都不正常,形成一个扭曲的结构,病态结构,不合理结构,要素之间互相矛盾,互相抵制、抵消,所以医疗服务功能十分低下,造成中国人长期看病难看病贵。

  【完】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