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508260 位访问者

院外市场为啥这么火?

来源:“曾世新”公众号  作者:曾世新  发布时间:2025-05-07   | |

首先政策在医药市场点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是医保政策对院外市场终端零售药店的逐渐放开,“门特门慢+双通道+门诊统筹定点零售药店”三大招,尤其是门诊统筹定点零售药店,应该是分水岭式的事件,药店不仅可以刷医保了,还可以用“医保统筹基金”报销了。支付维度火了一把!

  

第二把火还是与医保相关,就是VBP,国家药品带量集中采购,就是药品集采,国家组团砍价,已经砍了10批了,马上要到11批了,之前都是把药价砍到"骨折价"。VBP产品无法也不需要在院内去大做特做了。大家把目光转到院外,转到那些非VBP产品、或未中选当然也还没降价的一些产品如原研产品,做院外零售市场。火得一逼,有绝大存量原来的院内产生的患者现在需要院外零售渠道的承接,或还有不错的价值链可设置空间,可以合理价值驱动相关方真正用心来营销产品。

  

第三把火是分级诊疗,小病先去社区看,像给基层医疗机构装了加速器。而且,在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政策全面推开后,社区和卫生院甚至村卫生室理论上都可以用和主导医院(如县人民医院同样目录的药品品种);加上门诊统筹报销政策比二级或三级医院门诊可以报销的比例更高,慢病患者常见病患者愿意来社区。从这些角度来看,如果把社区或基层医疗机构也当作院外市场的一部分来分析的话,分级诊疗的因素是要充分考虑的。

  

这三把火直接把院外市场烧成了香饽饽!

    

再看看院外市场各种渠道的生存状态,零售药店渠道最大。

  

先看零售药店:2024年,中国零售终端(含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的药品销售总额为5740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实体药店(含O2O)-销售规模为4374亿元,占比约76.2%,同比微增0.3%;网上药店(B2C)-销售规模为758亿元,占比13.2%,同比增长14.4%,增速虽较2023年放缓,但仍高于线下渠道。

  

实体零售药店(含O2O)占比86.8%,仍是药品零售的主要渠道,但受医保改革、消费疲软等因素影响,线下实体药店整体规模(含非药品)同比下降1.8%,全年关闭门店约3.9万家,闭店率达5.7%。O2O渠道表现亮眼:即时配送规模达487亿元,同比增长31.3%,主要受益于流感季需求激增和医保线上支付试点扩大。

  

网上药店(B2C)占比13.2%,增速14.4%,主要依赖糖尿病用药、皮肤用药等品类驱动。例如,糖尿病用药在B2C渠道增速超100%。

  

目前全国大约有68万家左右的零售药店门店,连锁化率在57%以上,且逐年提升。这个是目前院外最主要也是最大体量的渠道。

  

再看社区医院。门诊统筹政策实施后,社区成了不少大爷大妈们的"健康驿站",药架上9成都是口服药片,医保能报8成5,比便利店还方便。

  

然后看私立民营医院。这些都是妇科儿科牙科眼科等专科的“精细活”,药品跟着诊疗套餐卖,像火锅店的套餐组合,利润更高。

  

 院外市场买药人的一些画像特点-用户需求分析,性价比合适、快捷、高品质等。

  

① 精算师型(县城乡镇) 特征:买药像买菜要货比三家,每天药钱不超10块。案例:去乡镇药店买降糖药的,1块2的国产药和5块的进口药放一起,闭眼选便宜的  。突破口:把医保报销比例做成大字海报,价格牌精确到每片多少钱。挑战是如何做到销售规模与盈利的合理平衡,院外终端同样需要先活下去。

  

② 闪电侠型(城市白领) 特征:买药要像点外卖,30分钟搞不定就差评。案例:便利店药店推出"打工人急救包"(止痛药+眼药水+喉糖),定价29.9刚好不用找零 。突破口:把药品摆成"快餐组合",收银台旁边放便携装  。快捷需求满足的前提下,如何尽量导客流进店这是关键。目前所有零售药店最大的痛点就是客流持续下降,来店的人要多起来才行,当然后续还要能留下来更为重要。

  

③ 讲究人型(私立医院客户)特征:相信"贵有贵的道理",儿童生长激素这类自费药眼都不眨。案例:某私立医院把HPV疫苗和配套药品打包,像卖手机搭配碎屏险 。突破口:做精装版用药指南,强调"专业定制"概念。

 

 院外终端选品要有一定策略,要遵循一定逻辑,最好是能从疾病种维度来扩展思考。

  

1. 慢性病用药:三道招牌菜。慢性病用药要做成"回头客生意",参考沙县小吃的经营哲学:引流款(30%)- 选用国家集采的"地板价"药品,比如2元/天的降压药,就像沙县的4元拌面,不赚钱但能带来人流,实操案例:安徽某药店设集采专区,带火隔壁保健品货架。回头客款(50%)- 上二线品牌的高性价比药品,比如便宜30%的国产降糖药,像沙县的8元鸡腿饭,利润适中但销量稳定,妙招:推出"三个月用药套餐",送分药盒提高复购。利润款(20%)-- 布局GLP-1减肥针这类高端产品,搭配营养师服务  , 相当于沙县的20元鲍鱼捞饭,一单吃三天,关键点:一定要绑定增值服务,避免比价 。

  

 2. 家常小病药:应季爆款攻略  。这类药要像便利店关东煮,随时热销-基础组合- 消炎药(阿莫西林)+退烧药(布洛芬)=感冒套餐 , 定价14元,刚好凑满减门槛(类似便利店15元套餐)。季节玩法- 春天卖"过敏三件套"(氯雷他定+洗鼻器+口罩),夏天推"肠胃急救包"(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益生菌),关键:提前1个月备货,做主题堆头陈列  。

  

3. 专科药:私人定制玩法。私立医院卖药要学奢侈品店的套路-妇科套餐,HPV治疗药 + 私处洗液 + 盆底修复指导 ,像卖神仙水搭配化妆棉,提升仪式感  。儿童专区:草莓味退烧药 + 恐龙造型喂药器 + 身高贴纸 。把吃药变成亲子游戏,家长更愿意买单 。

  

 院外零售药店营销打法拆招。随便说一说。

  

1. 城市药店:三层金字塔模型  。底层(30%):流量担当。- 摆满999感冒灵这类"国民神药"。定价比医院贵20%,但要突出"24小时可买"的优势。中间层(50%):利润主力。- 把降压药和鱼油搭配销售,像奶茶店的"加料"选项 。- 培训店员说:"张阿姨,这个辅酶Q10配您的降压药效果更好" 。顶层(20%):镇店之宝。- 肿瘤辅助药这类特殊药品,提供免费送药上门。- 要像对待VIP客户,定期电话回访 。

  

2. 县城药店:省钱经济学 。省钱三件套:① 3元维生素C片:放在门口当"引流神器"  ;② 大包装胃药:拆开卖单片,像小卖部卖散烟 ;③ 家庭药箱:10种常备药打包卖,价格打8折  。留客秘诀:- 慢病患者预存3个月药费送鸡蛋。- 大爷大妈买完药顺便量血压,培养到店习惯 。 

  

3. 私立医院:闭环生意经 。看病前:发《用药指南》,标注"治疗阶段必备药品",像火锅店的必点菜推荐  。看病时:优先开独家药品,医生补句:"这个药和刚才的理疗配合效果最好"  。看病后:药师随访时说:"王女士,您这个阶段需要搭配营养补充剂了"  。

  

院外选品工具箱-四招。

  

1. 智能选品:三看原则。看货架:选动销率>80%的"常青款" 。看热搜:百度指数暴涨的病种相关药优先  。看钱包:毛利率低于30%的直接pass 。特适合非药品类和OTC品类。

  

 2. 按病种路径选品:不管是线下实体零售药店,还是线上B2C或O2O,只要是涉及到慢性疾病、常见性疾病的用药,都应具备从疾病本身出发去选品,如何确保把患者的疾病治好这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再做关联品类的丰富等,要深度延展如特医食品、家用医疗检测用医疗器械、适合慢性病人的营养品等。这对于治理慢病或常见病的处方药选品尤为重要。

  

3. 物流秘籍:- 城市药店设"药品前置仓",像美团仓库保证2小时达。- 乡镇用"统仓共配",多个药店拼单送货,省下运费买冰柜  。

  

4. 政策护身符:- 备好"集采替代清单",像餐馆准备预制菜应对检查。- 控制药占比不超过45%,像调鸡尾酒把握分寸  。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